節錄發表於臉書網誌20101106原文
2010那一年發生的一件憾事,11月6日那一天上午10點,離上課時間還有10分鐘,先把三腳架設定好,準備幫上周借課去看書展的同學拍照,以便製作個人動畫影片。上課鐘聲響起,隔了5分鐘,進來了6位同學,再等了5分鐘,竟然沒有人了。我問這6位同學:其它同學呢?快請他們進來教室,今天要補拍照,不快的話,到中午12點都拍不完的。結果這6位同學互相看一看,沒有反應。我再問了一次,有誰可以下樓去通知同學,或是打電話給他們,請他們速速上來5樓。這6位同學,還是沒反應。只淡淡的說,要我給這6位同學加分,其它人就不要管他們了。
此時已經接近10點30分了,我心裡真的有不高興,因為這一班不是第一次全班遲到,先深呼吸幾下,緩和情緒,決定給他們一個機會教育。10點30分過了,其它同學終於零零散散的進教室。我二話不說,先收腳架,拿起麥克風,問明為何這麼慢才來上課,沒有人說明原因,我就直接點名,點名未到的寫在黑板上。再隔了10分鐘,再點一次,有幾位遲到的出現了,只有一位未到。問所有同學,沒到課的人在那裡,沒有人知道。這麼散漫的班級,如何面對70天後的大考?
這般對課程和老師不尊重的態度,同學之間也沒有同學愛,不會互相關懷只會求己利益,要求同學在下周班會提出檢討,宣布今天不幫同學拍照,需要的照片請自理,兩周後的作業照收,沒交的同學就沒有作業成績。唉,那一年教了6班高三,就這一班特別散漫……
【後記】
這篇文章顯示出這班學生的態度,來自於放任和自私,全班同樣有這種風氣,除了班導沒有適切介入校正,可能源自於家庭教育的影響,造成歪風四散,之後,也沒再去關心這班指考的成績,他們都已經表現出如此散漫的態度,我只是一個科任老師,也沒立場去管這一班的態度,唯一能做的就是照規則評估後,給了最後的學期成績,過與不過,只在於學習態度。當時想直接通報教務處,但想想,全班的表現如此,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教務處也一定介入處理過,已經高三生,還是維持如此散漫的態度,顯然已是無可救藥。
常常在第一堂課給學生一個觀念,學生來學校學習,沒學好,是老師的責任,但如果學生本身態度沒有表現出願意學習,那沒學好,是學生自己的責任,不要用老師沒教好的理由塘塞。
是新世代學子的現象?還是我太過於古板沒有隨著時代潮流演化?已過十年了,相信這一班應該都已進入社會工作,如果態度一直都沒改變,那肯定會在社會大學裡不斷被當掉重修,甚至可能提前被淘汰退學,人生之路還很長,就這樣被社會排擠,會是多麼可憐的一件事。這也很可能造就出反社會人格的年輕人,已經不是單純家庭或學校的問題,而是提升到社會和國家層級。
當時這篇文章貼出後,已畢業進入社會工作的學生回來留言,大都顯示態度在社會工作的重要性,是一項別人考評你能力的指標,所以才有這句名言:態度決定你的高度。
主圖選用台灣二葉松,也是為了符合這篇文章的主軸,有機會再分享對松樹的觀察與感受。
如果您喜歡筆者的文章,歡迎按讚、訂閱和轉發,有您的支持,是繼續編寫的最大動力,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