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影音親密關係]的延伸討論。為了美化文章版面,特別挑了一張照片來當作主圖,看似手拉著耳朵的樣子,其實是要請您在閱讀本篇文章時,依照提示把眼睛閉起來用耳朵聽,在心裡思考下列提示的重點。
什麼是純聲音世界
這個問題在課堂上提出後,大部分學生的回應是在黑暗無光時的聲音,很直接的想法,但如果這麼單純我們就不需花時間來思考。生活經驗中,很難把聲音和影像分開思考,如果想探討這些主題,就要開始練習這個能力。
請閉起眼睛播放這一段聲音,仔細聽看看腦海裡浮現出什麼影像。
聽完這段聲音,在腦海出現什麼影像呢?這段聲音其實是1990年為執教的幼稚園編曲的大合唱曲目,結合小小世界和真善美兩首音樂,耳熟能[想],自然很容易聽到聲音,在腦子裡就看到相關的影像。
我們再來一段聲音,是抽象音樂,不是您有聽過的,所以在腦海裡呈現的畫面,可能因人而異。
聽完有出現什麼影像嗎?
這首音樂的音色完全是用電腦創造出來,不是真實世界的聲音,唯一貼近生活中的只有電話撥號音,在音樂裡我放進了自己行動電話號碼的撥號音,和別的音色相互對話,能解出電話號碼的朋友,就可以直接打電話給我。這音樂主要是示範給學生看,如何運用軟體創造音色進行編曲,所以是完全創作,獨一無二,因此您聽的時候,大腦一定很努力在搜尋影像記憶,想找出符合這段音樂的影像。
所以純聲音世界,就是只有聲音沒有影像同步呈現的時候,平常我們聽著音樂,例如流行音樂,帶有歌詞的音樂,很明確引領大腦去搜尋符合情境的影像,如果遇到抽象的聲音,依據個人生活背景,每個人浮現的影像都不可能一樣,也不可能呈現完全無畫面的情況。再舉一個例子,透過電話和熟人溝通時,也是只有聲音傳遞,但是您會依據對象是誰,腦海裡就會浮出對方的模樣,甚至可以想像出對方的動作和表情,這是大腦慣性運作,自動把熟悉的聲音和腦海裡對應的影像連結。曾經接過一個專案,對方要我用他指定幾個音高為主音,編出冥想音樂,是一個挑戰性很高的創作,據說聽著他的音樂閉眼沉思,在他引導下會浮現前世的影像,就像是把自己帶入一個磁場空間,接收到自己過去發散在宇宙間的磁波,因為是自己的磁波,頻率相符,才可以完全收到,好像還蠻有道理。
聲音帶出畫面
前兩段聲音的聽音練習,兩者有很大的差異,在純聲音的世界,聽到熟悉的聲音或音樂,會自動在腦裡呈現對應畫面,這是生活中記憶反射。如果是不熟悉的聲音或音樂,大腦會開始搜尋自己記憶中可對應或相似的影像,每個人的反應就不太一樣。這部分比較抽象,所以我在課堂上會讓學生做另一種實驗。
用耳朵看電影
先列出自己看過最有印象的電影,再找一部自己都沒看過的電影,分別寫下這兩部電影的名稱。在家裡,把空間變暗,播放電影時,不要對著螢幕看,而是背對著螢幕閉上眼睛,用耳朵看電影。聽過一次之後,馬上再重播,重播時開啟室內燈,對著螢幕看。再把這兩部實驗過程腦每浮現影像做比對,自己評估聽到多少符合電影畫面的影像,並記錄下來。
非常明顯的是,最有印象的電影,聽著聲音時,很容易在腦海裡呈現對應的劇情畫面,但是沒看過的電影,用聽的只能揣摩畫面,不一定和原本電影相符。甚至最熟悉的電影,只用聽的時候,還可能會有錯覺產生不一樣的畫面,這就是大腦在純聲音世界的運作模式。
經過這種實驗和訓練,可以活化大腦對聲音和影像連結的能力,也可激化創意思考,您要不要也試試看呢?
至於純影像世界是什麼,請等待下回分解。
如果您喜歡筆者的文章,歡迎按讚、訂閱和轉發,有您的支持,是繼續編寫的最大動力,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