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緣際會,自2020年底和唐幼馨老師相識後,在多次合作拍攝與溝通,發現除了記錄瑜伽體式的美感之外,也可以將將瑜伽精神引喻到攝影的基礎概念。主要是在師資培訓班,唐老師希望我能引導學員們,瞭解攝影,除了可以讓他們未來在自己拍攝宣傳用照片時,能具有水準的作品,同時,我們也希望能跨界合作,把這兩個領域的知識與技能做一個互通連結,這是一種全新嘗試,自25期的磨合,到26期的實施,開始寫下這些過程成為系列文章和大家分享。
在瑜伽領域中,常會提到中軸線一詞,是在平衡身體盡量挺直,讓中軸線穩定穿越身體中心。由外在觀看,例如蓮花坐或是山式,兩者的姿勢都是以中軸為主的一種平衡穩定的形體。這和攝影有什麼關係?瑜伽練習,一開始都會先練習中軸線的感受,練習平衡控制。學習攝影也是有這種過程,應該先練習穩住建築線應用的基礎。先不談構圖和其它光圈快門的控制,能抓住畫面的穩定性是比較重要。先來聊聊中軸線和建築線的關係吧!
我們都明白,一張照片直覺觀感之下,是否有平衡穩定感,是非常重要。以下圖為例,左上和左下,是石斛蘭,左上是以背景建築體的垂直線當參考(紅色箭號),加上樹幹也是接近垂直(紅色箭號),調整好角度後再按下快門。當然,會有人覺得應該以主角(花朵)為主要水平參考依據,所以加上藍色十字星號當提示。其實花朵生長是不可能完全左右一致對稱,在照片中水平和垂直的表現上是有點偏移,但以背景的建築線當主要依據,整體感覺是比較平穩。假如沒有背景,只有花朵本身,就必須以花朵本身的水平和垂直方向為依據。如果以左下的方式拍攝,雖然比較有藝術感,但是整體結構上是不穩定。相同道理,在右上和右下這一組照片,在花架上大片的龍吐珠植物記錄,幸好這花架的水平和垂直都不錯(紅色箭號),可當成建築線參考,穩定住畫面。右下是故意拍得有點偏移,兩張對照之下,可以看出畫面平衡的重要性。

一般而言,若是手機拍攝(單眼相機得視加裝鏡頭焦段而定),因為廣角鏡頭易產生桶狀變形的物理現象,就算設備通常會有桶狀變形校正功能,但還是有變形的現象(周圍變形量較明顯),加上手機通常很難同時顧及且維持水平和垂直兩方向的線條,只能取一當成主要參考依據。只有一個情況可以同時做到,以上圖的花架(右上),調整手機和花架的平行關係,再找到適合的高度與左右位置,還是可以同時兼顧水平與垂直線條都是直線,但仔細看周圍,還是有一點變形偏移。上圖例是用手機拍攝,只要多加練習,這點功夫,不難。久而久之,習以為常,拿起手機要拍攝時,自然就會先考慮到這個重點,身體中眼心手合一就然會反應調整角度。就像練習瑜伽,習慣中軸的穩定控制後,再進行更多體式練習時,就不較不會東倒西歪。
建築線在攝影的影響,最明顯的是畫面的穩定性。主圖和下圖,是在台南美術二館拍攝,同時顧及水平和垂直兩方向建築線,可以展現出最穩定的畫面,採用黑白照片顯示,主要就是聚焦在線上構成的光影感受。主圖和下圖在IG發表後,還被國際群組選中當日動態展示照片。

在畫面中維持建築線水平或垂直,還有一個後製表現的空間,主圖右側的照片,也是有做垂直鏡射的後製處理,可以看出鏡射後垂直線條一致性,鏡射部分再做一點模糊處理,就像是天花板的反射感覺。下圖是在台南十鼓仁糖園區拍攝,因為仰角和拍攝位置的關係,無法兩者兼顧,只維持水平線,在後製時,採鏡射方式,就不會有水平線條折點的感受。

所以,在拍攝時如果能留意建築線,除了本身有穩定性之外,也可以保留後製的創意空間。不要懷疑,任何人都可以做到這樣的成果,快拿起你的手機或相機,找場景試試看吧!
如果您喜歡筆者的文章,歡迎按讚、訂閱和轉發,有您的支持,是繼續編寫的最大動力,感恩。
你必須登入才能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