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芒相伴

E_20210204_170708_DSC_2242

本篇文章著重在利用物體邊緣和陽光相切,形成點綴式的星芒照片。主圖是今年2月份,在迪化街的老宅合勝堂拍攝唐老師生活專輯,下午四點多時,三樓露台有斜陽照射,利用適當的角度,由唐老師在倒立瑜伽時拍下主圖。這張作品的構圖,有一半是運氣,有一半是構思,由於太陽下落的速度很快,一下子角度就改變,所以這一張剛好在非常適切的角度拍攝,也算是運氣好。因為是大逆光拍法,所以把ISO拉高到2500,光圈一樣縮到最小的22,1/640秒快門快速抓住這個畫面。

拍攝動態主體配合星芒,思考的時間很短,必須快速做出決定,反而靜物的拍攝,思考時間就充裕多了,下圖是2020年一月在新加坡麥士威熟食中心旁邊等候過馬路時,太陽剛好降下適合的高度,快速拿出相機,來不及換鏡頭,直接用35mm定焦鏡拍攝,調整好設定,ISO-100,F/16,1/40秒,拍下這張作品。當時是站在人行道邊緣拍攝,和車道很接近,所以又得等車道沒車輛時再按快門,太陽剛好切在大樓邊緣,有助減弱一點亮度,才能讓大樓面的細節呈現,不然會變成單純的剪影照片。

2019年10月參觀東京淺草寺,在接近下午兩點時,太陽高度剛好在其中一個塔尖下方的屋脊位置,調整好位置,讓太陽剛好切到邊緣,加上當日天空無雲,非常漂亮的藍天,完成下圖的作品。ISO-100,F/22,1/60秒,EV-0.7。

同日,也是在淺草寺的中間走道,旁邊有許多燈籠,也是利用切過邊緣的想法,拍攝下圖。ISO-100,F/22,1/40秒。燈籠本身不亮,利用陽光的星芒幫忙點亮,很有趣味性的想法。

今年三月在高雄城市商旅真愛館頂樓拍攝客戶的照片後,還有一點時間,太陽尚未落下到海平面,用左手比個OK姿勢,讓太陽穿越手指圈,形成星芒。旁邊的燈飾,也一樣有星芒的效果。ISO-3600,F/22,1/160秒,EV+0.7。

先前有提過,手機要拍星芒照,會因為物理限制,較難拍出相機般的成果,但也不是都不能拍到星芒,只是比較不漂亮。筆者以前也曾用手機拍過,挑三張和大家分享,下左橫幅第一張在新公園裡走拍時(20160615),一樣也是比著OK手勢,讓陽光穿過指圈,加上遠景剛好有樹葉,可以讓陽光變成有星芒的效果。下左橫幅第二張,是20160210在忠孝東路捷運站前,看到人行道上有雕像,剛好陽光可以由中間穿透,拍下這張作品。這兩張是用可調整光圈的手機拍攝(光學變焦),所以,星芒的表現有比一般手機好一點。下右直幅照片,就是更早期的手機拍攝,20150414在新店陽光公園,做完植物調查拍攝後,回家午餐途中,順手拍下這作品,因為觀察到陽光可以和交通標誌頂端邊緣相切形成星芒狀的效果,只是和前兩張用光學變焦手機拍的星芒,就有一點不同,線條的表現比較不明顯。所以,也不能說手機完全無法拍到星芒,就看您如何運用現場的物體,達到這種情境。

因為防疫期間沒得外出工作,宅在家裡整理照片,把星芒的作品分類整理,分成五篇文章和大家分享,拍星芒真的不難,主要能學好調整相機的設定,用心觀察現場,快速思考構圖,這些連續性的反應,是需要練習。手機的使用者,也可以照上面說法,試試看,多些耐心,一定也能拍到不錯的照片。不管如何,還是要再提醒一次,千萬要小心眼睛和相機,別因為拍星芒而受到傷害,這一點一定要先考慮,再思考怎麼拍攝。

想回頭看看前幾篇文章嗎?點擊–>星芒 可以列出其它相關文章喔!

如果您喜歡筆者的文章,歡迎按讚、訂閱和轉發,有您的支持,是繼續編寫的最大動力,感恩。

以下是本篇文章在IG已發布分享的連結,歡迎按讚和追踪。

發表者:david.add65

My name is DAVID. I used to be an artist who played music and was also played by music. I am a full-time photographer. Concurrently serving as USANA global agent. 我是DAVID,曾經是玩音樂也被音樂玩的藝術者,轉職專任攝影師。兼任USANA全球代理商。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