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白人物側寫,專注神情不漏接。和剪影拍攝手法不一樣,主體人物細節或是輪廓要清楚。主圖是2015年在華碩總部活動時,用手機拍攝隊友的眼神,只做眼部拍攝,也是非常有意思的一種構圖方式。
20150909街拍時,在中和路上看見這對老夫妻坐在公園椅子休息,沒有言語,兩人有默契地看著同一個地方,隨手用手機拍下這一張。

20210215在四四南村場勘時,現場遊客不少,小朋友快樂玩著泡泡,媽媽則坐在地上盡情拍照,親子之間互動不錯,就側拍記錄這一刻。(ISO-100,F/4,1/320秒,EV-0.3)

2021年4月造訪台南十鼓仁糖園區,下左圖在哈利波特那一棟裡,二樓有部分地板是用透明的壓克力板,仰拍這位小姐在拍照的專注神情(ISO-100,F/2.8,1/40秒)。下右圖是在旁邊的通道裡,剛好有人在拍照,順便記錄文創商品館的招牌(ISO-1000,F/4.5,1/100秒)。


下圖是2015年在江子翠捷運站旁的記念碑前,剛好一位老婦人經過,轉頭在看記念碑,順手用手機拍下這一幕。滄桑的白髮,也有著懷念的感覺,一切元素都是巧合。

20160228在宜蘭國立傳統藝術中心入口那一區,用手機拍下這個剪影照,這位先生一動也不動,讓我慢慢拍攝,其實,他是雕像。

20160514在華碩總部活動時,用手機隨手遠遠拍下這一張看著窗外的黑白照(下左圖),剛好地板有倒影,加上通道的視覺引導,有景深的效果。下右圖則是參加活動人員下樓梯到一樓集合時,在二樓上方用手機設定慢速快門(1/4秒)俯拍。


下左圖是20170411在捷運劍南站月台等車時,用手機拍攝光影時,剛好有人走過來,活化了這個畫面,如果沒有這位小姐的贊助,拍下來的空景可能就沒什麼意義了。下右圖是20170429在台中餐廳等餐時用手機隨手拍攝服務人員走往門口的畫面,和下左圖方向剛好相反,採高對比的黑白照呈現,有在黎明時分迎向光明的感覺。


下面三張照片,都是街拍時隨機拍攝,下左圖是20190326在中和四號公園拍攝時光廊的光影,剛好這位仁兄走進鏡頭前時按下快門,感謝他的贊助,活化了這張照片。下面的右上也是在四號公園拍攝,20170522那一天,捐完血後順便在公園裡拍攝,這位同學應該是在國圖看書看累了,出來外面休息小睡一下,非常疲憊的感覺。下面的右下圖,20171119在台北市京站旁街拍,那時候下著小雨,行人都有拿著傘在上下天橋,筆者剛好在拍攝這些傘景,發現她在橋上,就順便記錄她在拍攝橋下人群的神情。



下圖是20180720在中山地下街走拍,剛好有一片牆上貼著一篇小說的部分文字,有行人經過慢慢移動在看著這些文字,筆者用P900慢速快門(ISO-100,F/4,0.62秒)記錄下這一張照片,文字是靜止,人物是動態。靜與動的對比,加上黑與白的對比,呈現一種簡潔明確的畫面。

點擊–> 黑白世界 可以列出其它相關文章喔!
如果您喜歡筆者的文章,歡迎按讚、訂閱和轉發,有您的支持,是繼續編寫的最大動力,感恩。
你必須登入才能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