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化視覺的黑白世界,強調幾合組合圖形和光影。在建築體,有很多元素可以單獨拍攝記錄,找到適合的角度和光影呈現,以黑白高對比呈現最終的畫面。主圖是20200705陪客戶到蘆洲李氏古厝拍攝(ISO-100,F/3.2,1/60秒),以門板上的扣環作為測光的標的,事後改用黑白呈現光影之美。
同一天,另一張測光照,是對著雕花牆拍攝(ISO-100,F/2.2,1/320秒),那一天是用35mm定焦鏡為主要拍攝鏡頭,所以變形量極少,由下圖可以看到建築線的垂直或水平都維持得不錯。透過黑白呈現雕花的立體感。

下圖是20170606在泰國旅遊時,用P900拍攝窗上的欄柵,純粹記錄光影對比(ISO-400,F/3.5,1/25秒)。故意在構圖上找到中間點,看似鏡射的作品,但是由欄柵的由中往旁變化,可見不是鏡射結果。用以方法,可以引導觀賞時焦點集中在正中央。

20170402在宜蘭拍攝時,經過樓梯轉角,發現下方有個窗口剛好被樓梯底板切成三角形,加上光的投射與反射,形成不同的幾合圖形,就用手機拍下這個偶遇的光影圖案,改用黑白呈現,強化反射和窗口(圓弧與扇形)和直射光(三角形)之間的關係。

20150416在華山文創拍攝時,發現牆面有個破洞,就用手機拍攝這個有趣的洞口,這洞原本是一個窗戶,移除後,用一片木板貼上去,畫二這個圖案,就像一個人由裡面往外看的感覺。拍後用黑白呈現這種偷窺的感覺。

20210114那天陽光非常強烈,在華山文創的紅磚牆上留下不錯的反射光影,用變焦鏡捕獲下圖改成黑白呈現,光影對比適中,讓整片牆的亮眼不是光度的亮,而是窗戶玻璃的太陽反射光點,往旁邊散射的感覺。紅磚牆的好處就是一塊塊堆疊的圖形,不會是整片平滑表面那麼強烈,柔化也優化的整體視覺效果。

和建築體有關也最常被拍攝的元素,還有樓梯這一項,下面四張是常見的俯拍方式,靠左三張純粹呈現樓梯迴旋的感覺。左圖是在台南林百貨拍攝(ISO-10000,F/2.8,1/500秒,EV-0.7),除了記錄樓梯轉角的畫面,也留下光影對比的感受。中間左圖是用手機在社區安全梯間拍攝,樓高15層,所以中間穿透深度較多。中間右圖片是在新加坡聖淘沙拍攝,樓高4層,當時設定ISO-100,F/5,1/10秒,EV+0.3,用慢速快門記錄遊客在樓梯走動的身影。右圖則是2016在華碩總部活動時用手機的慢速快門拍攝,同樣俯拍樓梯,順便記錄人體移動的光影。




其它和樓梯有關的元素,也可以這樣拍成黑白照片。上排左側的上圖,2019年10月在東京旅遊時,經過晴空塔附近的公園,簡單的遊樂設施(滾軸式溜滑梯),在斜陽照射下的光影,就用黑白呈現它的對比。上排左側的下圖,是在美麗華百貨拍攝手扶梯和樓層間的關係,用黑白呈現成Z字型的視覺效果。上排右側圖片是在烘爐地拍攝,接近下午兩點,陽光角度把人形影子拉長,透過這方式呈現修長的身影,這種拍攝方法也算是自拍吧!下排左圖是2017年9月造訪新加坡時,在Seliver Garden用手機拍攝的路邊樓梯光影。下排右圖是在台北車站前的地下道用手機拍攝,左邊大理石牆面的反射,在維持水平線一致時拍下,樓梯的寬度就變很寬。





下面兩圖是目前為止,筆者自認最佳的兩張建築體黑白照片之二,台南美術二館,通往地下停車場的樓梯,光影太美了,就用黑白色調,單純呈現它的美影,右圖有再用鏡射後製處理。


以上是常見的建築體元素,還有更多可以盡情拍攝,下一篇文章會分享其它元素的作品。
點擊–> 黑白世界 可以列出其它相關文章喔!
如果您喜歡筆者的文章,歡迎按讚、訂閱和轉發,有您的支持,是繼續編寫的最大動力,感恩。
你必須登入才能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