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白高對比(八)

DSC_7753_20201121

印象的黑白,是一種情境,排除色彩成分,只留形象記憶。主圖20201119在新北耶誔城拍攝(ISO-800,F/22,1/30秒,EV-1.3)記錄當時燈飾的一景,改成黑白色調,猶如天空繁星般的景色。

透過黑色的呈現,純化影像的意念,下圖是20201111在南勢角登山步道植物記錄時,仰拍銀絨野牡丹葉背(ISO-200,F/3/5,1/800,EV+1.0),除了記錄葉脈,也順便記錄了蟲咬食的圖騰,有著藝術感的圖騰,加上逆光拍攝,非常適合改成黑白色調。

在黑白色週的純化效果下,清楚看到光影對比的主題,下面兩張照片是2015年7月造訪九州時,用手機隨手拍下的枯枝和影子。左圖枯枝和影子形成幾乎對稱的影像,右圖單純顯現影子和枯枝,同一個場景,兩種角度得到的畫面意境是不同。

下圖也是拍攝植物的形體意象,2016年8月在苗栗山區用手機拍攝,當時稜線上只有幾秼植株,葉片幾乎掉光,以黑白色調呈現,加上植物的形,就像是有不小的風右由往左吹的感覺。

下圖20151219在竹子湖用餐後,在花園裡走拍,當時下過雨,枝條末端留有雨水形成水滴狀,拿著手機拍下這一張,再改用黑白色調,背景可以看到霧氣很重,整體呈現濕度較高的情境,加上這一顆水滴將滴落時拍攝,在平靜的場景中帶著動態的感覺。

提到水滴,想到2016年7月在新加坡時,在捷運站裡用手機拍到下圖,也是水滴的形狀,是新加坡政府在推廣珍惜水資源的一項藝術裝置。

拍攝水珠為黑白照片,也一種不錯的練習和創作,下左圖是20190429在明水路高級社區前拍攝噴水池的噴散的水珠,前景和背景都是噴散的水珠,有一種奔放的感覺(ISO-200,F/4,1/1000秒,EV-0.3)。下右圖是20190425在明水路客戶店裡拍攝紅酒杯,由這個近仰拍的角度,杯體就像一個大水珠(ISO-800,F/16,1/20秒,EV+0.3)。

意象的表現,不一定主體本身的本質所帶給觀賞者的感受,下圖是20161119在捷運劍南站外,剛好接近正午時分,用仰拍方式,把台灣欒樹的葉片,拍成像一隻老鷹的形體。您一定會問筆者怎麼找到這樣的形體可拍攝?其實運氣成分較高,當時也沒多想,純粹相拍剪影而已,在對焦時,才發現好像看到一隻飛翔的老鷹。

剪影通常很適合用黑白色調呈現,燈泡也可以用黑白表現,下圖是20161221提前慶祝聖誕節,拍下現場裝飾燈泡,後製時,除了改成黑白色調,也加上淡淡的橢圓形,弱化了圓周白色的強度。整個看起來就像一個眼珠,算是藝術創造。

燈具的形式有很多種,吊燈的變化更多元,也更有藝術感。2017年6月在泰國旅遊時,位於購物中心大廳的吊燈,很特別,用P900拍下這張像是煙火迸開的照片(ISO-400,F/8,1/40秒,EV-1.0)。

下左圖是20191227在華山文創園區,拍攝商家戶外的木椅,當時已近天黑時段,店家的燈已全亮,照在木椅背成了一種特別的光影,加上木材本身的紋路,有著一種藝術感,拿起相機就拍下這一張(ISO-800,F/6.3,1/25秒)。下右圖20190621在日本清水寺內拍攝建築工法(卡榫),木材紋路交叉在卡榫的中心點,非常有趣的一張照片。

再來一張也是和木材有關的照片,這張小木椅已經有許多年的歷史,在筆者老家裡孤獨等待著,以前在這位置,有養一隻柴犬,小女小時候常坐在這裡和它玩,如今,只剩這張小木椅留在現場,柴犬已老死,餐具已移作圍棋的盛具。20171029回老家清掃環境時,中午餐後陽光角度呈現出一種思念的感覺,隨手拿起手機就拍下這一張照片。

木材製品,用黑白色調呈現時,常常會有意想不到的意境,下圖是20170205在高雄駁二附近街拍時,放在騎樓被鐵鍊鎖住的木桌椅,空無一人的景象,加上右側強烈的陽光,用黑白呈現時,有一種說不出的愁悵,似乎在預告2021年三級管制下的街景。

植物給人的感覺是有生命力,就算是用黑白照片,仍然可以突顯這個特質。下面兩張照片,一樣是20172025在高雄駁二特區裡用手機拍到的場景。下左圖呈現的是盤根錯節的一片牆,榕樹的根系很厲害,可以在一片牆上如此盡情作畫。下右圖則是局部特寫,顯示出一種非常複雜的根系,人類社會不是也如此嗎!

提到植物,免不了要拍一下葉片,筆者很喜歡拍落葉,單獨一片落葉,在適當的場景下,可以顯現一種特殊的意境。正面兩圖都是這類主題:下左圖20171028在華山文創園區拍攝時,一片台灣欒樹葉片掉落在筆者面前的木板上,用手耭拍下它的模樣,處之泰然輕鬆自在的感覺。下右圖是20170312在嘉義阿里山車站旁人行道上,看到已枯捲的楓香葉片,拿起手機就拍下這張照片,感覺它要努力往前爬。

除了木材的紋路,常見的還有岩石的紋路,也適合用黑白照片呈現,下圖是20170723在台東海邊用手機拍攝的照片,彎延的紋路,就像流水,呈現在經歷多次地殼變動和水蝕的歷史痕跡。這個角度也好像是空拍,其實是離地不到一公尺高度拍攝。

點擊–> 黑白世界 可以列出其它相關文章喔!

如果您喜歡筆者的文章,歡迎按讚、訂閱和轉發,有您的支持,是繼續編寫的最大動力,感恩。

發表者:david.add65

My name is DAVID. I used to be an artist who played music and was also played by music. I am a full-time photographer. 我是DAVID,曾經是玩音樂也被音樂玩的藝術者,轉職專任攝影師。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