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園是觀察動物方便又安全的地方,在適當隔離措施保護之下,可以盡可能接近動物。在不同動物園,拍攝不少照片,挑精華先和大家分享。主圖是在台北花卉村的池塘拍攝錦鯉,池裡錦鯉數量不少,大都在休息,只有它看到筆者靠近,慢慢游過來,應該是習慣被人類餵食,所以就會有這種反應吧!如果沒猜錯,當時筆者手中若有飼料,只要一撒,它可能會通知同伴過來,所以它算是巡邏兵囉!
台北木柵動物園是筆者最常前往的拍攝動物的地點,小巧靈活,又很好動的黑冠松鼠猴,尾巴非常長,這一張剛好它趴在枝幹上,可以拍到前腳,耳朵不大,帶著淺色的毛色,在黑色頭部很搶眼。

環尾狐猴的尾巴特色是環狀黑白相間毛色,眼神非常銳利,似乎有著一種不安的表情,隨時東張西望在觀察四周,左下圖最可愛,吐著舌頭就像在扮鬼臉的小淘氣。



棕蜘蛛猴最大特色在頭額有個三角型的白色毛,加上手部大姆指已退化,只剩四支手指,這個角度剛好拍到四支手指,可惜它可能害羞吧,看鏡頭就把頭往右邊轉去,沒拍到臉部。

白犀牛是屬於較溫和型的動物,黑犀牛就不一樣。據研究,犀牛的視力很差,是個大近視,所以,只有較大體型動物接近它們時,影子的晃動感會引發它們主動攻擊的反應。野地裡的犀牛,通常會有共生的牛椋鳥站在它們身上,平常牛椋鳥會幫犀牛檢查身體,以犀牛身上蜱蟲或病變為食,在有人類接近犀牛時,牛椋鳥會大叫,犀牛會有開始保衛自己的反應動作,這是一種自然界互利共生的範例。

馬來獏一付卡通明星般的模樣,黑白兩色的體色,加上長長的鼻子,配著肥肥身體和短腿,就是逗趣的模樣。拍攝那天,它剛好在睡午覺,睡得正香甜,但許多蒼蠅不斷停在它身上,可以看到自然反應的皮膚抖動的動作。

單峰駱駝的眼神非常憂鬱,從正面拍它,那種感覺更加濃厚,嘴巴微張像是要打招呼,雖然感到眼神憂鬱,但整個臉部表情還真可愛。

接下來兩種羚羊,羊角造型不一樣,身體斑條也不同。左下圖是班哥羚羊,身上的斑條在野地裡是具有隱身的作用,背脊上短看矗立,很特別,羊角明顯螺旋狀有點彎曲狀。它進食時,會用前腳壓著食草。右側兩圖是伊蘭羚羊的羊角,也是有螺旋狀,但比較直,但身上的斑條就比較不明顯,天氣熱時,通常會在陰景處休息,等氣溫降低後,才開始進食。



點擊–> 動物攝影 可以列出其它相關文章喔!
如果您喜歡筆者的文章,歡迎按讚、訂閱和轉發,有您的支持,是繼續編寫的最大動力,感恩。
你必須登入才能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