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續前篇文章【鏡射應用(一)】,在鏡射可提供無限後製空間前題下,如何有效運用這項功能呢?首先,以圖片一半為範圍,做對半的鏡射,找到有趣味或有象徵性的圖案。主圖是今年4月30日在士林官邸拍攝,原圖ISO-100,F/16,1/30秒,將原圖做左右鏡射後,再加上一層薄薄的原圖,再做拉焦的處理,就形成這幅有點陰森的畫作,代表著目前全球正受到新冠疫情的重創,風聲鶴戾。
前一篇的主圖在鏡射後製比較不一樣的是,不是採用一半範圍做鏡射,上面約四分之一做鏡射,主要就是看原圖能提供什麼元素,再決定範圍,所以才會說鏡射後製創意空間無限,除了單純鏡射後,還可以再加上其它後製功能,達到更複雜的畫作。
不一定要做很複雜的後製,才能顯得專業,下圖是去年9月在晶華飯店幫客戶拍攝婚禮時,測光的測試照片(ISO-800,F/4,1/25秒,EV+0.3),拿來鏡射後製改成黑白照片,顯示出多重的連結,就像人類社會一樣,又剛好在婚禮現場,更加有意思。

植物類的照片,特別是花朵照,也很適合利用鏡射後製,創造出有別於原有的外形,下圖去年11月5日在新生公園拍攝玫瑰園的其中一張(ISO-100,F/3.2,1/500秒,EV+0.7),用一半單純鏡射處理,變成一朵想要討抱感覺的花朵,背景也剛好形成一個光圈形狀,更加突然主體。

2017年暑假在台東旅遊時,在鹿野高台看熱氣球時,用P900的長焦(170mm)拍攝空中的熱氣球(ISO-100,F/8,1/100秒),下圖是經過鏡射改成黑白照片,變成是雙座式的熱氣球。

接下來兩張照片,是去年11月5日街拍經過捷運中山站旁公園,新完成的設施高台,往下看有一些機何圖形,同一場景拍攝直橫幅各一張照片,左側原圖ISO-400,F/5.6,1/200秒,進行左右鏡射改黑白照片,就是一張臉譜。右側原圖ISO-400,F/4,1/400秒,採用上下對半鏡射,畫面中呈現一個被尖端切開的愛心,就當做是開心的意思吧!


下面這組照片,2019年10月份在日本羽田機場候機時,隨手拍攝機場的裝飾,利用鏡射完成三張不同感受的作品。左側原圖ISO-320,F/5.6,1/160秒,EV+0.3拍攝燈具,以對上下半鏡射後,再做一次左右對半鏡射,再以拉焦處理後閃閃發亮的鑽石感覺。右側上下兩圖,則是拍攝牆面裝飾面板,主要是收集線條和光影的表現。右上原圖ISO-320,F/6.3,1/250秒,進行左右對半鏡射的結果。右下原圖ISO-320,F/5,1/160秒,上下對半鏡射後改成黑白照片。這兩張就比較抽象,主要展現線條和光影的表現。



和上一組照片同一時期在日本六本木新城展望台拍攝,挑高的大廳上方懸吊不少羽狀造型吊飾,採用鏡射後製,出現臉譜的樣貌,頗有日本風味的感覺,左側原圖ISO-500,F/4,1/15秒,右側原圖ISO-500,F/4,1/13秒。


最後來一張手機拍攝進行鏡射的照片,去年4月份在斗六一家旅館拍攝的燈飾,採對半上下鏡射,呈現星際飛行的感覺。

點擊–> 鏡射後製 可以列出其它相關文章喔!
如果您喜歡筆者的文章,歡迎按讚、訂閱和轉發,有您的支持,是繼續編寫的最大動力,感恩。
以下是本篇文章在IG已發布分享的連結,歡迎按讚和追踪。
你必須登入才能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