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佳節,網傳賀卡,很多都是借用別人在轉傳。使用自己拍攝照片當底圖,加上文字後倍感親切,也更有誠意。主圖是2020年農曆過前的電子賀卡,當時在新加坡過年,底圖就用現拍當地金沙酒店的場景,疊上一層另外拍攝過年裝飾圖樣,再加上祝賀文字。
在照片上添加文字,也算是圖層的應用之一,圖層的疊加,可以是部分,也可以是全部,疊加上去的圖層,可以選擇透明度,也可以利用圖層混合模式套用【註1】,達到不同的疊合效果。加上文字是最簡單的一種疊合圖層的應用,市面上各種軟體都會提供文字功能,只要輸入和選擇字型(如果可以的話),改變大小和位置,或是再做些視覺化變化。很容易就能做出一張電子賀卡。
2019年6月在日本神戶港拍攝夜景(ISO-1600,F/5.6,1/20秒),在2020年新年到來時,選這張當底圖,加上一首藏頭詩傳給朋友們拜年。選這張底圖,除了畫面有歡樂氣氛,夜景中大部分是黑色,加上文字會比較適合當賀卡。最主要底圖是MOSAIC招牌在水面上的光影,剛好可以當成加上文字水面倒影的感覺,加上文字後,調整文字大小和位置,就放在招牌上方。

下圖是今年一月份在台北市舊兒童樂園拍攝瑜伽老師,利用夕陽拍了一組照片,再把兩位老師側臉疊合在一起(其實是兩人分別拍攝),加上文字,當作今年農曆年的電子賀卡。

來張過年在年貨大街的應景照,在合騰堂二樓拍攝,燈籠電線避不掉,剛好用恭賀新禧四個字架上去,另外再加一首藏頭詩祝賀詞,就完成應景的賀卡。

今年元宵節也寫了一首打油詩,借用唐老師的底圖,疊合成賀卡分享。 因為要放在IG分享,所以只好再做成正方形,才不會被IG自動裁切。製作成正方型圖片的方法,也算是圖層應用之一,未來再做說明。

由生態觀察記錄,編寫成故事的其中一張照片,很單純加上文字(下圖),如果對這故事有興趣,稍後看完這篇文章,在文末有連結可前往。【註2】

今年母親節前,利用士林官邸拍攝的石竹照片當底圖,把三張合成一張,這也算是圖層的應用之一,再加上藏頭詩做成電子賀卡,分享給朋友們。

同樣在士林官邸拍攝鳳梨科植物特展的門面當底圖,加上適合當時五月份的藏頭詩,因為要放在IG分享,所以只好再做成正方形,才不會被IG自動裁切。製作成正方型圖片的方法,也算是圖層應用之一,未來再做說明。

再來一張今年的新年賀卡,筆者慣用藏頭詩表達,底圖是去年陪客戶到桃園X-Park園區拍攝時,順便拍下的太平洋海刺水母照片(ISO-4500,F/4,1/200秒,EV+0.3),直接加上文字,很快就可完成賀卡。

由以上幾張範例,可以知道,在照片上加上文字的圖層應用,其實很簡單,比較難的是要加上什麼文字內容,需要有點創意。您一定有發現筆者分享的照片,在左下和右下角會呈現簽名和註記。難道要每張照片手動輸入這些資訊?當然不是,筆者會預先製作簽名檔的圖檔,格式是去背的圖片(PNG格式),要分享照片前,再把這圖層貼在照片上合成,再分享就可以。【註3】
【註1】不同的軟體在混合圖層的用詞不太一樣,未來會針對這些功能分別說明。
【註2】生態觀察記錄的故事–>Zoom到色狼之奇遇記
【註3】2013年筆者曾寫過一篇在手機上為照片加上文字完成電子賀卡的心得文章
如果您喜歡筆者的文章,歡迎按讚、訂閱和轉發,有您的支持,是繼續編寫的最大動力,感恩。
以下是本篇文章在IG已發布分享的連結,歡迎按讚和追踪。
有一則關於 圖層應用(電子賀卡) 的留言
迴響已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