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生物除了【海中生物精選(一)】的水母之外,還有非常多樣化的生物,但受限於筆者的設備不足,無法進入海底拍攝,只能在圈養的水族箱觀察與拍攝,本文準備了十多張精華照片,和大家分享。主圖是在新加坡拍攝的獅子魚,隔著玻璃拍攝,還好現場光線設計還不錯,所以沒有發生鏡面反射的干擾。下圖是在桃園X-Park拍攝的熱帶魚,這裡水族箱體積都很大,玻璃也保持還算乾淨,方便觀察和拍攝。

海馬也是水族世界中常見展出的生物,小巧可愛,據研究,海馬的生育,是由公海馬負責懷孕,待寶寶孵化後,用噴射方式生產。下圖在X-Park拍攝,海馬的姿態真優雅。

在X-Park有一個超大的水族箱,裡面魚群種類很多,數量也不少,雙髻鯊在大魚群中不斷悠游著,這張照片,先前已經分享在【有限悠游】文章中。

鯊魚也是常見的展示物種,但要拍得好,不容易,因為它必須一直游動,才能讓水流進入身體得到氧氣,所以,有人在問說這樣鯊魚是不是不用睡覺了?這問題在科學上還無法清楚證實,不過有不少學者在研究這問題【註1】,鯊魚特殊的構造,讓它真的是一刻不得閒必須一直游動。因為不好在水族箱拍攝到好看照片,就看看擙洲拍到它的卵,沒看說明,會以為怎會有什麼種子卡在水裡了。

拍完鯊魚的卵,旁邊就晾了幾隻海星,海星種類也很多,就用通稱叫它就好了。



下面五張照片是魟魚,在水中優游時就像一台戰鬥機,更特別的是它下方的白色腹面,帶著一張微笑的臉。魟魚種類也不少,都屬於魟科下的物種。照片分別在桃園X-Park、澳洲和新加坡等地拍攝,最後兩張就是在拍它的笑臉,非常可愛。





魚類的造型也很多樣化,常聽到比目魚的名字吧!在X-Park剛好有展出,它長這樣(下圖),兩眼長在同一側的頭部,平躺著游動,真的也很特別。

2016年再訪新加坡時,拍到一種像鱷魚的魚(左圖),名字就叫鱷魚火箭,嘴部像鱷魚,游動的速度也很快,鱷魚火箭名稱很適切。右圖的魚和鱷魚火箭長得有點像,但嘴巴的型狀不一樣,扁平狀似鴨嘴獸,名字就是鴨嘴魚。


在海洋主題的動物園,最常見的海中生物表演,非海豚莫屬,它除了聰明和人類也很親近,個性溫和。海豚種類也不少,通稱海豚其實就可以了。下面三張是在澳洲拍攝海豚表演的過程,它的尾部力量很大,除了可以跳離水面很高的位置,也可以利用尾鯺把身體立在水面上像似在水面走路的動作。



點擊–> 動物攝影 可以列出其它相關文章查看!
如果您喜歡筆者的文章,歡迎按讚、訂閱和轉發,有您的支持,是繼續編寫的最大動力,感恩。
本文中分享照片在IG已發布的作品或相似的作品如下:
【註1】這是網路上學者研究鯊魚在睡眠中持續游動的影片。
你必須登入才能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