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_菁華橋

E_20211004_112442_DSC_9840

旅遊記錄美圖分享

以攝影角度為主軸,介紹個人的旅遊歷程,說明探尋美麗景色和配合光線的要點,供喜歡拍照的朋友們參考。

花蓮市區菁華街道中間,位於花蓮女中和美崙溪河濱公園中間跨越美崙溪的紅色鋼構拱型橋,遠遠的就吸引筆者前往。那天本來是騎著機車到處逛逛,尋找拍攝的景點,往河岸路騎行時,突然發現這隱藏在社區中的美景,其實是走錯路轉錯彎的美麗。

下面參考地圖的地標,因為衛星定位資料的誤差值,所以紅點沒在橋上。

上網查了資料才知道,原來這座橋有著花蓮市的古老傳說,有的是指早期男女約會的場所,有的是說有著陰森背景的故事,不管如何,一座歷史久遠的橋,總會被附加上許多故事,在市公所的資料顯示今年8月份提案整修的工程【戀念風華再現 花蓮市爭取花東基金經費挹注菁華橋修繕工程】。

在市公所資料中有一段顯示橋的改建記錄

菁華橋在日治時代稱為「朝日橋」,當時是吊橋的結構,一直到民國47年改建為水泥橋。民國86年,花蓮縣政府向中央政府爭取經費,將原本是水泥橋的菁華橋重新改建為一座有22條鋼索的鋼拱橋,大紅亮麗的橋身橫跨在美崙溪,入夜之後由中山橋放眼望去,菁華橋的光雕夜景更是浪漫迷人。

這座橋梁在民國99年因預力鋼索嚴重腐蝕,有斷裂之虞,緊急封閉橋兩端出入口,並向花蓮縣政府報請維修經費,透過發包施工修建,將鋼索全數汰換。三年前,南方澳大橋意外斷裂,橋體結構坍塌,造成多人傷亡。由於菁華橋與南方澳大橋均屬鋼構結構,一度引起當地居民的恐慌,市公所表示,花蓮縣府每年都會委託橋樑檢測公司進行橋梁體檢,且在0206大地震後,經由專業人員檢測後並無安全之虞。

由上述官方資料可以理解這座橋是很重要的歷史見證,有幸這次能拍到,希望下次再見時,能有整修後的新風貌,也會由中山橋(縣道193)往菁華橋拍攝,若依方向而言,適合拍攝夕陽時段和夜景。下圖是在菁華街正對橋面拍攝,紅色鋼樑狀似一個人往前伸出雙手歡迎,又像討抱的感覺。可能因為結構問題,無法承受車輛行駛的壓力,所以橋前是台階,機車也無法進入橋面行駛。主圖則是由旁斜拍,那一天因為有點趕時間,所以沒走到下方的河濱公園,相信應該有更多不錯的角度可以拍攝,就留著下次再訪的功課吧。

E_20211004_112423_DSC_9839

如果您喜歡筆者的文章,歡迎按讚、訂閱和轉發,有您的支持,是繼續編寫的最大動力,感恩。

發表者:david.add65

My name is DAVID. I used to be an artist who played music and was also played by music. I am a full-time photographer. Concurrently serving as USANA global agent. 我是DAVID,曾經是玩音樂也被音樂玩的藝術者,轉職專任攝影師。兼任USANA全球代理商。

有一則關於 花蓮_菁華橋 的留言

迴響已關閉。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