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的課程,通常會強調水對於人體是非常重要,依據年齡和體質,大約占有體重的65%~75%。身體內細胞、組織、器官等都需要水,正常人在失去大約10%水分時,身體就會感到不適。身體缺水時,會有訊號傳遞到大腦,告訴自己口渴了,但是通常在感覺到口渴時才趕緊補充水分,時機有點晚了。
喝水的時機很重要,並不是一次喝大量水儲存在體內的方式,水一次喝太多,有可能會造成水中毒,我們要知道,身體裡負責運送養分、氣和二氣化碳的血液,水分占有40%左右,這樣的血濃度較適合流動,維持正常流速,如果水分減少了,血濃度相對就變高,較濃稠不易流動,心臟就要加壓,才能把血送到全身各處,但這時血量的流動已經比正常要少,血量變少時,血管會自然收縮,如果血管內壁已經有不正常的沉積物(黃色粥狀班塊),在血管收縮後截面積減少,更容易發生阻塞的現象,身體通常會自動調節,在這種狀況下,心臟會用更大的力量,要把血液輸送出去,久了就造成心臟多餘的負擔。從這些關聯性,我們可以看出水對血液循環的影響是非常大,也會因而引發心臟方面的問題,時間一久,腦部可能會缺血,器官也會,最不幸的是就是引起多重器官受損,壽命就會大打折扣。所以,在身體保養角度來看,喝水對身體很重要,用對喝水的方法,可以保持血液在適合正常流動濃度,至少,可以減少許多後續骨牌式不良效應。正確的喝水方式,是定時定量,不要等到口渴才喝,一次大約100CC~200CC,依體質不同,時間可以大約一小時或更短,起床一定要先喝水,有論點提到這個動作,可以防止血管阻塞,中醫角度更是建議要喝溫水,這也有它的道理。千萬不要以為喝白開水以外的飲品可以代替白開水,例如咖啡、手搖飲料、可樂…等,如果您這麼認為,就要小心了,因為不是白開水對身體而言,就不是正常需要的水分,對身體的水分補充是沒有幫助。
昨天在網路上聽了一堂課由Shirley老師(加拿大認證自然營養師)主講秋冬心血管保養之道,一開始她也是提到水對血液和血管的影響,分析一些病灶的引發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水分,如果血管或血液已經有問題時,發生意外情況可能會更糟糕,未來再另外分析。本文主要針對水分對身體基本運作與影響的說明,課堂中和水有關係的重點心得,轉化敍述如上,供大家參考。最後,本文中喝水對健康影響的重點整理如下:
- 起床一定要先喝水(中醫建議溫開水)。
- 定時定量喝水,不要等到口渴再喝。
- 千萬不能用飲料代替白開水。
- 依據活動量適當調整一次喝水的量,避免一次大量喝水。
備註:雖然健康的話題,在網路上文章非常巨量,和大家分享新系列文章【健康的生活】,是基於筆者最近一年的親身體驗,包含筆者對健康的看法,吸收的新知,和調整身體與生活習慣的親身體驗記錄,不定期發布的小文章。如果身體有病痛不舒服,還是要先向專業醫師咨詢,本文僅供參考,希望大家都能有健康的身體,享受更多美好的生活。您可以訂閱本站,如果有新文章發布,會同步通知您。
有一則關於 水對身體的重要性 的留言
迴響已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