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前兩篇【光芒之照】和【星芒四射的燈光】,不少的回響,再接再厲,把陽光的星芒照再挑幾張分享心得。這篇文章顯示的星芒照片,主要利用植物的葉片間隙,讓光源更小,拍攝下來的星芒會更加銳利,如果強度夠角度對,星芒的線條可以拉得更長。在拍攝這些照片時,沒有加裝任何濾鏡,但必須很小心,因為陽光強,對眼睛和相機都是一種傷害,千萬別沉浸在這情境下而受到傷害。
主圖是2020年1月在新加坡巴拉望海灘(號稱亞洲大陸最南端點)拍攝,陽光透過可可椰子樹葉間隙,可以讓光源點變小,ISO-100,光圈只縮到16而已,快門是1/60秒。當時有海風,所以必須等到葉片讓陽光穿透的時機,所以在大太陽下那裡站了快五分鐘,感受風吹的節奏,適當時機再按下快門。由畫面可以感受到海風的吹動以及炙熱的陽光,體感真的是很熱。
下圖是2019年11月在新店天山公園拍攝,透過樹林間的間隙,當陽光穿透時,拍下這張照片,當時剛買35mm定焦鏡,正在找尋手感,利用這場景,利用陽光對葉脈的描繪,加上形成星芒的效果,明暗對比加上遠近物體的排列,還算不錯的構圖。ISO-160,F/16,1/200秒。

下圖是20200627在華山文創園區拍攝,經過榕樹下,發現陽光穿透撒落,找個好位置,把焦點對著樹幹上的葉片,拍下這一張。這類照片,在焦點上的葉片,通常都可以被陽光描繪出葉脈,蠻有感覺的一張照片。這張也是用35mm定焦鏡拍攝,ISO-100,F/9,1/20秒,光圈還不是縮到最小,但已經可以表現出星芒效果。

20210430那天造訪士林官邸,在那裡享受花香,拍了幾個小時照片,觀音座蓮的葉片是長像下圖,讓陽光透過兩葉間也能拍出星芒,當時也是順便記錄葉片的紋理。這張是用大三元鏡頭拍攝,ISO-100,F/22,1/80秒。上方剛好是棚架,在葉片形成一個方框的明暗對比,也是一種構圖的應用,變成一幅畫中有畫的感覺。

最後,來一張古早的照片,是用小數位相機(DMC-LX7)拍攝,應該是20130802,在中山捷運站旁的公園拍攝,透過棕櫚樹葉間隙,用較小的光圈(F/4.5),也可以拍到星芒,只是這個星芒的感覺較散,有朋友誤認只有好的單眼加大三元鏡頭才能拍出星芒照片,應該是指非常銳利線條的星芒,如果只是拍出星芒感覺,小小數位相機也可以勝任。

上一篇【 星芒四射的燈光 】最後一張手機照片,每個燈光都有一對線條的星芒,任何手機都可拍出這種效果,拍攝前,請稍微潤濕手指,強按手機鏡頭,留下明顯指紋,再對著場景拍攝,你會發現這種特殊的效果。這種方式就像是加上濾鏡的作用,也只能在手機上使用,相機的鏡頭可能就不要用這方法了,不然想把指紋擦乾淨,可能得費很大功夫,還不一定清得乾淨喔!
點擊–>星芒 可以列出其它相關文章喔!
如果您喜歡筆者的文章,歡迎按讚、訂閱和轉發,有您的支持,是繼續編寫的最大動力,感恩。
以下是本篇文章在IG已發布分享的連結,歡迎按讚和追踪。
你必須登入才能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