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是一定要進行調節身體狀況的好方法,但是,當您在運動較激烈時,呼吸頻率和量一定會增加,在大環境的影響下,不管是室外或室內,曝露於惡劣空氣中運動,算健康嗎?除非室內有空氣清淨設備讓空氣變得較乾淨,受到空氣品質影響和限制,讓我們很難在一個無害的環境中盡情運動。所以,筆者大多也只用散步,登高方式,同時帶著相機到處走動拍攝,強迫自己維持一定的運動量。拍攝也能當成運動,主要是拍攝的姿勢不單只有站著拿相機拍攝,有時為了角度,必須做出各種不同的姿勢去配合,這些可以算是一種身體筋骨的伸展運動。所以,攝影師大都身材能維持一定的水準,可能是這因素造成吧!像主圖在花蓮拍攝群跳的側拍畫面【花蓮_新天堂樂園外景】,必須採用低姿勢,由站立到蹲姿,再往下壓低身體,這種運動量其實也不小。下面三張側拍照,左上圖在台南奇美博物館拍攝【奇美博物館】,也是為求畫面的美好,採取蹲姿拍攝,這種姿勢大多用到腿股力量,有時候腹肌和背肌也會有關聯。左下圖是拍攝戶外瑜伽時,把身體重心降低,當成三腳架的概念,這除了背肌之外,也強迫著腹肌收縮,兩腿往外伸展形成一個三角面積成為穩定的腳架作用。右圖是在台南美術二館拍攝時的姿勢,看似躺著拍攝,其實頭和肩離地,兩手拿著相機,背肌也有很大的運動量,當然,腹肌也要收縮,才能維持姿勢的穩定性。



在今年5月份,因疫情關係,台灣施行三級管制,出門走拍運動已經變成為想像的夢。在避免出門防止受到感染的前題下,中止了維持多年的運動習慣。當然,在管制期間,居家時是有進行一些筋骨伸展運動,但這只能算是活動筋骨而已,而且,在一個居家環境中的運動,其實對身心靈的幫助並不大,能在大自然環境中運動,對身心靈才有更大的助益。四個月時間,運動減少,加上自然食材取得不易,於是多叫了外送,身體明顯就有一些細微變化的感受,對於身體肌肉耐受性和器官機能的退化,雖然不是很明顯生病的徵兆,在仔細查覺和分析後,發現一些細微的訊息,是身體在告訴自己,要小心了。

上圖是筆者在去年期刊中分享的一張工作側拍組合圖,這些姿勢還不是最誇張(先保留),但可以看出來,投入拍攝工作時,為求畫面的構圖,常常需要運用身體做出各種姿勢,才能求得好的視角。因為一般人都只會站直直拿著拍攝,這種很平常的視角拍出來照片,頂多也只是記錄而已,很難會有美感產生。所以,利用拍攝工作同時兼顧運動,一魚兩吃,很划算。
備註:雖然健康的話題,在網路上文章非常巨量,和大家分享新系列文章【健康的生活】,是基於筆者最近一年的親身體驗,包含筆者對健康的看法,吸收的新知,和調整身體與生活習慣的親身體驗記錄,不定期發布的小文章。如果身體有病痛不舒服,還是要先向專業醫師咨詢,本文僅供參考,希望大家都能有健康的身體,享受更多美好的生活。您可以訂閱本站,如果有新文章發布,會同步通知您。
你必須登入才能發表留言。